12月7日消息,“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并不是一句空话。近日,新零售行业风头正劲的盒马鲜生因拒收现金而被央行约谈的消息备受公众关注。
据《电商报》了解,在此之前,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在盒马鲜生消费时曾因不能支付现金吃了“闭门羹”,认为自己遭遇到支付歧视。
近年来,移动支付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迅速铺展开来,国内两大支付巨头对“无现金支付”进行大力推广。去年,微信支付、支付宝曾先后推出“8.8无现金日”、“无现金周”等宣传活动。
在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无现金支付”的争议较大,微信支付、支付宝也随之将此类宣传口号撤下,但是,以新零售企业为代表的部分平台对“无现金”概念的炒作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嫌找零麻烦,担忧收到假币,采用移动支付的商户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被拒收现金的用户并不在少数。据融360近日发布的《线下消费支付方式调查问卷》显示,11.36%的人群曾经有过被拒收现金的经历。
鉴于拒收现金的案例层出不穷,央行主导的现金支付保卫战正在悄然打响。据《电商报》了解,今年7月至12月是央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在此之前,央行曾于今年7月初发布公告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
央行打击拒收现金现象的行为有着充足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通过长达半年的整治行动,拒收现金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据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经约谈、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44起正在处理过程中。
央行表示,“我们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既要支持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也要保证现金使用,促进新零售方式与现金使用的有机结合,确保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未来,央行将建立长效机制,细化措施,把整治拒收现金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同时,进一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水平,建立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有观点认为,移动支付具备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是现金交易无可比拟的,支付企业和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无可厚非。从优胜劣汰的角度考虑,现金支付有必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对此,有专家表示,从当前情况来看,虽然非现金支付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仍无法完全替代现金的功能和角色,拒收现金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事实上,“银发族”也是遭受拒收现金现象最为普遍的群体。据《电商报》了解,按不同年龄段细分,有超过三成的50后遭遇过拒收,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
无论是支付巨头,还是零售行业内的明星企业,应该通过这次央行的整治行动提醒自己,现金永远是国家货币的基础,也只有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国家的经济才会正常运转。
Tag:
Copyright © 2024, Fujian Ku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酷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4006726号-2
创业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