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握好移动支付创新模式的“软”“硬”尺度)
□杨 涛
移动支付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之所以在我国快速发展,是因为构造了实现共赢、价值增值、福利改进的全新产业生态。
现在已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各类与居民衣食住行有关的商业场景、公共服务场景,是最典型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支付工具本身的价值,依托于“支付+”,还能进一步推动整个商业模式效率有所提升。换句话说,移动支付的痛点不仅仅是支付工具,更重要的是支付产生的信息“财富”。例如,支付企业与医院的合作,就可依托于这些信息,解决原有医院服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能依托于支付手段,缓解病人对就医流程、医疗资源选择、药物信息等方面的焦虑,相信每个人的医疗服务体验都会有巨大的提升。
回想最早谈论移动支付时,主要是基于小额零售支付如何服务于个人的视角。慢慢的,这个概念边界被一步步拓展:首先在第三产业领域,涉及移动支付如何从服务C端转向B端。同样,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领域也有大量小微企业,他们面对的客户所涉及的支付方式,都是小额零散的,这给予移动支付进一步拓展的产业场景空间。
当然,未来的移动支付创新,还需在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上不断寻求突破和改进。我们所谈论的“数字鸿沟”,意思是数字化、互联网等新技术会不会给某些弱势群体带来更多压力,使他们与掌握技术的群体之间的福利差距越拉越大。由此,很多人提出不少建议,有些甚至对数字化提出反对意见。显然,这类问题也与移动支付相关。以笔者之见,要化解数字鸿沟,只能靠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大量证据也表明,对于弱势群体、落后地区来说,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金融科技手段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缓解金融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售支付工具有点像家用交通工具,从马车到自行车、到汽车,这个过程是逐渐演进的。而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交通规则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样,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模式,必然促进金融领域的技术变革和“交通工具”演进。在移动支付领域,尤其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深入应用,也需完善行业规则、标准和监管,以解决“支付交通秩序”变化中的混乱与低效问题。
还有,论及互联网企业、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许多人喜欢用“赋能”一词,似乎赋能方相对被赋能方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其实,在开放金融时代,真正的赋能都是相互赋能,随着各自边界的不断拓展,彼此的内在能力都得以激发和展示。因此,未来的发展势头,是大家彼此通过相互赋能来提升整个生态圈的发展能力。
环视全球,移动支付已成了新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在发展移动支付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特长,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把握好度。例如,针对本土特色的聚合支付创新,实现“奖优罚劣”,就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标准、规则,来确定创新的尺度。无疑,最核心的是纪律和规矩。一个是有形的“硬”规则,一个是大家共同需要维护的“软”规则,这正是在推动移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时无法绕开的问题。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移动支付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需关注几方面主题词。第一个是“技术”。究竟把怎样的新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在移动支付创新中,可能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等。一方面,这可能需要有一些高大上的黑科技,但是另一方面,局部的技术改良有时也值得关注。例如,当我们重视大数据创新时,许多“小数据”有没有用好,很多机构对此显然还得多下工夫。
第二个是场景。现在各方更着眼于C端的应用场景,将来怎样进一步应用到B端,拓展到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拓展到与居民生活密切联系的、一系列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中去。或许在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制造业,也可以依托移动支付来推动创新与服务。即便是在企业层面,也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渠道的优化。这都需要深入发掘需求,把各种各样的场景系统全面梳理一遍。
第三个是生态。在互联网的开放经济时代,不可能再单打独斗,要维护移动支付产业链的良性生态,只有努力设法服务于新型的产融结合,实现多方共赢。
最后是标准,或者叫规则。标准和规则是多元化的,既有监管规则,也有行业标准。当我们用移动支付推动产业优化和升级时,真正“站得住脚”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促进了交易效率提升、降低了成本,还是解决了就业以及其他一些矛盾?跳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来讨论,这些都是最终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以上内容转载于上海证券报,转发仅为做传播信息的目的。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删除。
Tag:
Copyright © 2024, Fujian Ku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酷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4006726号-2
创业有风险,选择需谨慎!